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和信阳师范学院《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通知》(信院发[2002]19号)的精神,特制定我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意见》。
一、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有利于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二、基本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要注重三个结合,即课堂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施工作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尤其要突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传统工作项目,如青校、团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辩论赛、“校园明星”评选、学生团体示范工程等,全面带动和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根据上级要求,特成立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统一领导该项工作。
主任:苗天峰
成员:贾顺清郭克敏王韧
认证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团委,办公室主任王韧(兼)。
四、几点要求
1、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促进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2、要作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学校已有工作项目尤其是学生综合测评等评估办法的衔接,在评优创先、求学深造、就业推荐等方面制定配套的政策。
3、《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载体,各部门要按照《〈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实施办法》规范操作,客观认证,如实填写,保证质量。要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各项工作。
4、要高度重视共青团、学生会、学生团体组织在教学主渠道以外的学生素质拓展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中的应有作用。
5、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
6、注重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操作机制、评价机制和对学生的激励机制,确保这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附: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实施办法(试行)
中共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总支委员会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二OO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实施办法(试行)
一、本证书用于记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绩,不包括课堂教学成绩。
二、本证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举办高校的本专科生。
三、本证书可作为学生评优和综合测评的依据,并可用于学生毕业求职。
四、本证书所列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共分六个栏目: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
“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栏主要记载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
“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栏主要记载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它经历。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
“技能培训及其它”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未能被上述所包括的其它重要经历或成果也可在这一栏里填写。
五、证书主要记载学生的经历和客观表现,一般不作主观评价。所参加的活动需注明“组织”还是“参与”,所获奖励需注明名称和级别,所发表文章需注明报刊名称及日期。六个栏目可能有相互交叉的地方,填写时应看活动具体侧重哪个方面选择适当栏目。表格的设计以每学年为单位,填写和认证以学期为单位,因此填写时应根据本校每学年的学期数适当预留空间。学年没有第三学期或者没有第五学年的学校可以在证书上统一加盖“空白”章。
六、每学期末和第二学期开学初,由学生本人根据证书的要求,挑选本人一学期在素质拓展方面最重要的经历和表现(一般每一栏目每学期所填不超过四条)草拟一份拟填入证书的内容初稿,报本人所在团支部。团支部应召集支部团员会议或扩大会议(应邀请班主任、辅导员和与证书认证有关的其他人士参加)对所含内容逐条进行核实后,由团支部统一组织填写或打印。团支部负责人签字认证。学生如确有重要经历在正表空格内无法填下,可填于证书“备注”页中。学生参加活动如获得校外认证,也可附于本证书内。
七、在学院党政的领导下成立由团委、学工部、教学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每学期在团支部认证后,对学生记录认证一次(需加盖专门的认证章,认证章各校自行设计,内容为“**院(系)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认证”)。校一级的认证在学生毕业时统一进行,也可视学生毕业求职需要适当提前。
八、证书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统一格式、统一印刷要求。为便于管理,每本证书设定一个全国唯一的编码。编码格式为:**—*****—***********。其中,第一组数字为省(区、市)代码,第二组数字为省(区、市)内大学代码,第三组数字为该学生学号(各省代码和各学校代码采用教育部统一招生代码)。
九、证书由各高校“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统一发放管理,一般在新生入校时发放。我院在试行阶段确定发放证书的对象为2003级全体学生和2005级专升本学生,并逐步向各年级施行。同时按要求在团省(区、市)委备案,报团中央、全国学联。
十、各试点高校凡具备条件者应建立相应数据库,学生素质证书所填写内容应输入保存且不能由学生随意更改。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将在条件成熟时颁发证书电子版。
十一、证书解释权归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全国学联。
|